Tuesday 21 July 2009

杠杆投资 Publick Bank: 缘起。

PBB 是很多人都想购买的公司。我也是其中之一。前阵子它跌到 RM7,真的很想买。当时没买,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没 cash。第二,怕它再跌。

有人可能会说,上面这第二个个理由是多余的。既然没钱,即使不怕它跌,怎么买?其实,当时我的想法是:借钱买。。。。因为借钱投资有风险,所以才会怕它跌。

后来,我身上有点钱了。它已起到 RM8++,其实我觉得还是很便宜,买得过。可是,心里期望它会跌回 RM7,所以一直 hold 着不买,等机会。讲到底,因为贪心,想买更低价。。。。结果,pbb 却死都不跌。。。

再后来,发现不久前有人推出了 PBB 一个新的 CW。以 Exercise price 7.50 来看。它 premium 近零,杠杆高,期限也不太短。于是,贪念来了,想要好好利用这个杠杆。。。。

x x x

对于杠杆投资 PBB,我考虑过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利用 share margin account。

好处是真的持有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并收股息。目前 margin account 的利息不高,PBB 的股息收入比借贷成本高出很多。cashflow 方面应该很安全。缺点是,杠杆效应不大,大概只有 2 倍左右。(其实是可以到 3 倍的,但我知道自己一定不敢去到这么尽。),如果股市崩盘,会有 margin call 的风险,亏完不打紧,怕是反变成负债。

第二种方法: 买入 call Warrant。

优点是杠杆效应大,可以有 5 倍。最糟糕的情况下,最多投资价值变零,不会变负资产。缺点是没有股息收。以 PBB 的周息率来看,没股息收还真是不大爽。此外,warrant 有期限。

x x x

经过考量,我决定采取 warrant 投资法。

理由: 虽然用 margin account 能够收取股息,但需要付利息,因此这个优点需要打择扣。况且,还要考虑升息风险。而且,在股市前景未明朗化前,万一 PBB 股价大跌,我觉得 warrant 的风险是我比较能够承担的。

虽然是有利用杠杆,但我的目的不是短期炒卖,而是打算投资 PBB 好几年的。未来几年,我比较看重 PBB 的股价增值而不是股息收入。因此,warrant 的高杠杆可以补足它不能收取股息的缺点。

至于 warrant 具有期限,对我的长期投资策略有点影响。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根据观察,投资银行都很喜欢推出 pbb 的 CW。可以预见,以后会一直有新的 PBB CW。因此,我在一个 CW 到期前,换马到另一个有更远 execution date 的 CW,就可以把期限推后了。

x x x

杠杆投资 Publick Bank 第一击: PBB-CJ。

上个星期,分批买入了 8000 unit 的 PBB-CJ。平均买入价 47sen。加上交易费后,总成本约 RM3789。

PBB-CJ 明年 9月才到期,目前是已到价凭单,转换比例为 4:1。 以买入当天的 PBB 闭市价看,这个 CW 溢价 = 0,杠杆=5倍。

持有/卖出策略: 长期持有,到凭单接近 execution date。如果有新的 CW 推出,条件适当的话,可能会换去新的 CW。

阅读全文。。。

Saturday 18 July 2009

苏格拉底的麦田寓言。

投资生涯中,难免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候:

  • 手中资金有限,应该着重购买哪几支股?
  • 应该现在入场,还是要等更低点?还会有更低点吗?
  • 价值股?成长股?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长期投资?短期炒卖?
  • 。。。

无论是生活的哪个方面,凡遇到抉择时,不妨回想一下这个故事。。。

x x x

苏格拉底的三个学生问他:要怎麽样才能找到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爱情。

苏格拉底想了一下,把他的这三个学生带到了一块麦田前面对他们说:看到这块麦田里的麦穗了吗?它们就好象是你们将要经历的人生路上千万个可以和你们演绎爱情故事的人。这些麦穗有大有小,你们从这里开始走过这片麦田,看着这些麦穗,当你们认为有一个是你们最喜欢最大的,你们就摘下它,一个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现在开始吧。

第一个人开始了,他走了不一会儿便看到一个很大的麦穗,於是他就摘下了它,可当他再往下走的时候才发现有好多比他手里的要大得多漂亮得多,他很后悔,可是他已经没有了选择,很遗憾的走完了这片麦田。

第二个人吸取了第一个人的教训,他一边走一边想:后面还有更大的,后面还有更大的。当他快要走完这片麦田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错过了好多又大又漂亮的麦穗,於是他很不情愿的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麦穗走完了这片麦田。

第三个人吸取了前二人的经验教训,他用目光把稻田分成3块。走过第一块的时候他并没有摘,也没有匆匆走过,而是仔细的观察麦穗,如何区分最好的那个麦穗。到第二快麦田的时候,他用走过第一块麦田得到的经验采下了这块麦田里他认为最好的那个麦穗,剩下的第三块麦田他看也不看就走过去了。虽然他采的麦穗并不一定是这片麦田中最好的那个,但是,他已经得到了他认为很满意的麦穗。

.

阅读全文。。。

Friday 17 July 2009

终于买回手套股。

手套股一直都是我的最爱之一。

可是,今年我最痛心的投资失策,竟然就是没有买入手套股。

x x x

两年前写过篇文章(click here to read),在比较了 Topglov、Supermx、Kossan 三大手套厂后,觉得 supermx 最值得投资。于是投入了一笔不小的资金。当时我觉得 supermx 是一家不错的公司(请看 Reasons of buying Supermax)。但后来的事件发展改变了我的看法:

  • 原本 Supermx 的赚幅比其它两家高,但在收购了 Spolymer 和 APLI 后,赚幅下降了很多。
  • 原本以为 supermx 是因为注重知识产权而答应付专利费给 Tillotson。后来发现,Tillotson 原来是 Spolymer 的主要客户之一。
  • APLI 的财报问题事件,到它的闭厂,让我对 Stanley 的诚信感到不安。

去年我在建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时,需要一些资金,必须从所持有的股票中(Titan、AirAsia、Supermax) 选一个来卖掉。由于对 Supermx 的管理层最没信心,决定先卖了它。

当时卖出 Supermx,只是因为对这一家公司没信心。而对手套行业,我还是很喜欢的。当时告诉自己,有钱时一定要买回手套股。由于对 supermx 失去了信心,对 topglov 也不大放心,我的兴趣转到了kossan。

x x x

后来手上真有点资金了,而 kossan 股价也只有 RM2.50 左右,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价钱。可是却有几个原因让我犹豫了: kossan 的股价去年最低点时曾去到 RM2.00。。。 而当时感觉到股市可能会回跌,由于期待能够买到更低价,就拖延了投资计划。。。。

事与愿违,kossan 股价继续上到了 RM3 ++ 。公司公布业绩也都不错,看来跌回 RM2 是不可能的了。我跟自己讲。。。 就不要那么贪心了,只要股价跌破 RM3 就入场。。。

哪知突然杀出个 H1N1,手套股纷纷飙升。。。我又想,等流感过完再买吧。。

谁知,流感竟然愈演愈烈。。。。

哎。。。。

x x x

最近几个礼拜,千等万等的“调整”终于有点眉目了。。。但,也许因为全球流感失控,手套股依然逆流而上。。。

这次我真的投降了。。。手套股终于又加入到了我的投资组合中。

平下心来想想,其实即使以今天的价格来看,个人觉得手套股还是值得投资的。记得两年前我第一次买手套股时,是以每股 RM 2.40 的价格购入 supermx 的,而今天它的股价才 RM2.00。。。Kossan 的股价也还比两年前低,但它的营业额和盈利都比两年前进步了。

不过,连我自己也有点感到意外的是,这次我买入的竟然不是 kossan,而是新上市不久的 Hartalega。买入价为 每股 RM4.58,迟点再补写一篇关于买入 harta 的原因。。。。

x x x

今年这么迟才买回手套股,换回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股票价格到自己认为便宜的水平就好买入了。。。不要一味贪心的等最低价

少赚一点无所谓的。。。这话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特作此文为记,时时警惕自己。

.

阅读全文。。。

Wednesday 15 July 2009

Lysaght Galvanized Steel Bhd.

2008年10月,另一支被我选入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的公司。

根据当时的最新季报(Jun-2008),Lysaght 的 net working capital 相等于每股 RM 1.34。我的买入价为 RM0.85, 比它的 net-working-capital 低了 37%。

Lysaght 的其它优点包括:

  • 零负债。
  • 低 PE。(三年平均值为 6)
  • 过去几年的营业额与盈利皆呈现稳定的增长。
  • 良好的派息记录。(三年平均 net DY 为 4.7%)

与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公司一样,Lysaght 有一个特征,就是股票成交量非常的低。

阅读全文。。。

Sungei Bagan Rubber Company (M) Bhd

2008年10月,我以 RM2.40 的价格买了 sbagan。

按照 graham 的标准,Sbagan 本来不应该出现在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中的。但我还是决定把它选进来了。因为,我觉得它的资产有点特别,可以重新归类。

根据 Jun-2008 的季报,Sbagan 每股现金高达 RM 2.35。也就是说,我的买入价只是支付了它的现金价值,Sbagan 的其它资产对我来说是完全免费的。它的其他资产,主要都是一些股票和基金投资,总价值相等于每股 RM2.80。

当然,以当时的股市状态来看,没有理由认为 Sbagan 的那些投资项目的价值不会下跌。但既然它们对我来说都是免费的,价值下跌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无论如何,我还是做了个简单的计算: 假设这些投资项目的价值继续下跌 50% 。。。 调整后,它们的价值依然高达每股 RM1.40。 即使根据这个价值计算,我的买入价仍然比 sbagan 的总资产低了 30% 以上。。。safety margin 可说是很高的。

个人觉得,sbagan 的投资项目,虽然价格会随市场波动,仍属 liquidity 蛮高的资产。因此,在买入 sbagan 时,我是把这些资产(减价 50% 后的价值)当作 current asset 记算了。虽然看起来好像有点牵强, sbagan 还是入选到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中了。

.

P/S: 关于 Sbagan 的资产分析,请看: 《清点 Sungei Bagan 的资产》.

.

阅读全文。。。

Monday 13 July 2009

杠杠投资: PBB-CJ。

记录:这两天陆续买了 8000 units 的 PBB-CJ。平均价 RM 0.47,投入资金约 RM3800 左右。

很久没有碰 warrant 这东西了。最近有些多余的钱,决定用少量投入这种杠杆工具。认识到 warrant 的风险,这次买入 PBB-CJ 时,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则: 投入总金额就是这 RM3800;以后不管盈亏,不再加注。

这是一笔投机用的钱,与我的其它股票投资是分开运作的。买入 PBB-CJ 之前已作好了心理准备,很有可能会持有它直到届满(2010年9月)。如果这笔钱亏完了,是会有点心疼,但不会影响我主要的股票投资计划。

阅读全文。。。

Seni Jaya Corporation Bhd

这是一家从事户外广告板业务的公司。与 UMS 一样,我也是很早就发现它了。我的理想买入价是在 50 sen 左右。但是我在这个价位 quote 了几个月,就是没有办法 match 到。后来,我把买价稍微提高到 53 sen,才终于买到了。

它是与 UMS 同一天加入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的。当时,我的买价相等于其 net working capital 的 75%。

SJC 还有几个优点:

  • 零负债。
  • 2001年以来,稳定的营业额及盈利记录。
  • 良好的股息记录。当时,最近一年的股息是 5 sen (less 26% tax),以我的买入价来算,net DY 相当于 7%。之前几年的股息就蛮低的,但都相当稳定。
  • 每股现金约 60sen。

它的唯一的缺点是 receivable 有点高,约是营业额的一半。无论如何,由于它的现金高达每股 59 sen,我觉得以 53 sen 的价格买入是非常安全的。

阅读全文。。。

Sunday 12 July 2009

UMS Holdings Berhad

2008年9月,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多了两个成员。其中一家是 UMS。

其实,早在我买入 AdvpkgTafi 时(2008年3月份),就已经看上这家公司了。可是,当时它的季度报告中提到,它的一间厂房发生火灾,损失价值仍然不清楚。为了安全起见,我暂时没有买入。直到 Jun-2008 季报出来后,火灾所造成的估计损失可说是轻微、对公司影响不大,我才决定买入。

我对这间公司的业务不大了解,只知道是买卖机器之类的。买入的价格是每股 70 sen。根据当时的最新季度报告,我的买入价相当于其 net-working-capital 的 60% 左右。此外,UMS 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 非常低的债务水平 (borrowing/equity 小于 10%)。
  • 过去七年来拥有稳定的盈利记录。
  • 不错的股息。最近四年来 net DY 皆大于 5%。
  • 蛮低的 PE ratio (根据三年的平均 EPS 来计算,其 PE = 5)

买入UMS 时,有注意到一点,就是它的 receivables 和 inventories 非常高。这两个项目的价值都相当于 UMS 一年盈利的好几倍。不过,若将它们拿来跟 UMS 的营业额作比较,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本来,我对这个高 inventories & receivables 还蛮在意的。但后来我比较了 UMS 过去几年的财报,发现它们的价值与营业额的比例基本上还算稳定: inventories 和 receivables 在几年来都分别保持在营业额的 40% 和 30% 左右。再看看其它从事机器买卖的公司,inventories/receivable 也都蛮高的,于是我也不太担心了,这么高的 inventories/receivable level 或许就是它所在的那个行业的共同特征。

x x x

顺便介绍另一家公司: Triumphal。

在我还没买入 UMS 前,一位 cari 论坛的网友介绍的。 Triumpl 也是从事机器买卖的,其公司规模约为 UMS 的两倍,是主板股。经过比较,我发觉这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非常的相似,股价也几乎是一样的便宜。看了它们过去几年的数据后,我还是决定投资 UMS。 一来,UMS 的 inventories & receivables 比 triumpl 的健康一点点(其实差别很小); 二来,UMS 的股息率比较高。 Triumpl 虽然是主板股,但它的成交量与来自二板的 UMS 一样的低。

无论如何,triumpl 一直都在我的观察名单中,看看有没有机会买入。

.

阅读全文。。。

Thursday 9 July 2009

Kim Hin Industry Bhd

在 2008年8月份, 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中,加入了第二家主板股: Kimhin。 它是一家东马公司,主要从事瓷砖制造和买卖。

我的买入价为 RM1.15,相等于其 net-working-capital 的 88%。

其它的支持因素有:

  • 零负债。
  • 连续多年的盈利纪录。(只有在1998年出现亏损)
  • 连续十年以上的派息记录。
  • 丰厚的现金。( cash per share = 53sen)

当时我会买入Kimhin,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它的资产负债表中,non-current assets 底下有一个叫做 "other investment" 的项目,价值为 RM 67 million。根据它的财报,这个 "other investment" 的主要成份是一些 bonds, fixed income funds, structured products 之类。。。都是些非常容易套现、且风险极低的投资。个人以为,可以把它们当作 cash 来看待。

如果我把这个 other investment 项目当作现金,那么 Kimhin 的每股现金就会高达 RM1.0 了。如果我们把它重新归类到 current asset 底下,则 Kimhin 的每股 net working capital 将会相等于 RM1.70。 也就是说,我的买入价 RM1.15,相当于其 net working capital 的三分之二(刚好是 graham 建议的价格)。

阅读全文。。。

Wednesday 8 July 2009

Perak Corporation Bhd

2008年 8月,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中,出现了第一支主板股,PRKCORP。

我的买入价为 75 sen。油然记得,这个价格是当天最高价。而且,当天收市时,prkcorp 的股价就比我的买价跌了近 10%!

相比于我之前买入的 net-working-capital 股,这家公司有些不同。

  • 它不是零负债的公司。
  • 公司主要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 property development cost 和 receivable。(这两个项目的任何一项,价值都高过 Prkcorp 一年的营业额。)

我仍然买入原因是: 其股价远远低于 net-working-capital,实在太吸引了。一些数据:

  • Net-working-capital per share= RM2.20,我的买入价只有 net-working-capital 的 35%。
  • CASH per share = RM0.80。
  • PE = 6 (根据三年平均 EPS 计算)。
  • 公司从1995 年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过亏损记录(包括 97年金融风暴期间),且年年都有 dividend(虽然不多)。
  • 它的主要盈利来自经营 lumut 港口,可算是地域性垄断业务,相信未来也不太可能出现亏损。 [注1]

我觉得 75sen 买入是安全的,除了因为 price/net-working-capital 够低,还包括两个原因:

  • 买入价低于 cash per share。(虽然,它的 cash 还不足以清还所有 borrowing)
  • 它的 receivable 主要债主是霹雳州政府。应该不会成为 bad debt 吧。[注2]

最后要提一点,就是上面所列出的有关 prkcorp 资产的数据,都是还未扣除 minority interest 的。从它的财报来看,prkcorp 的 minority interest 数值不小,不能简单的忽略掉。但由于无法取得详细资料,我们也不可能计算出扣除 minority 后的数据。个人认为,只要 safety margin 足够大,投资风险还是蛮低的。

---------------------------------------------------------------------------------------------

[注1]: PRKCORP 是霹雳州政府控制的公司。 霹雳州政府通过 Perbadanan Kemajuan Negeri Perak(PKNPr)持有 52% 的 PRKCORP 股份。PKNPr 的官方网站: http://www.pknp-perak.gov.my/

[注2]: 正确来说,PRKCORP 最大份额的 receivable 来自一间叫 Kuda Sejati Sdn Bhd 的公司。而 Kuda Sejati 是由 PKNPr 100% 持有的,所以我说PRKcorp 最大的 receivable 来自州政府。但严格来说还是有点不同的。

---------------------------------------------------------------------------------------------

阅读全文。。。

我建立 Net Working Capital 投资组合的过程 (2)

延续上一篇。。。。

一开始时,我所买入的公司,都是第二板的。而且,都是一些成交量很低、没什么人认识的股票。其实,某些程度上,这跟我的选股方式有关。

本来,刚开始要成立这个 net working capital 组合时,我是打算对 KLSE 所有公司做地毯式搜索的。一开始,我真的是以 alphabet 顺序开始一家一家公司拿来计算 net working capital 的。我从 A 开头的公司开始,从 bursa 下载它们的财报来看,如此做了几天,计算了好几十家公司,发觉真正符合条件的真的很少(只找到一家 advpkg)。而且一直重复同一个动作,真的很闷。。。。想到前面还有 1000多家公司要一间间来算,没什么毅力的我,就渐渐懒惰下来了。。。

后来,才发觉自己很苯。。。其实,不需要每家公司都去算的。

报纸上都会列出每家公司 NTA。一家公司如果要符合我的 net working capital 要求,首先它的股价就一定会低于 NTA。因此,只要用报纸上的股价和 NTA 一栏来先作一次过滤,需要分析的公司就少很多了。如此,动力又来了。

后来我又想,第二板的公司应该是比较少人注意到的。所以,它们的股价被不合理低估的机会应该比较大。所以,我就先从第二板的公司开始搜寻目标。由于用了报 纸上的 NTA 的帮忙,只用了两三天,我就把所有有 potential 的第二板公司分析完毕。其中有四、五家,只要它们的股价稍微再低一点,就可以直接买入了。

因此,我早期买入的公司,都是二板的。后来因为工作上忙碌,没办法常常注意股价有没有下跌,所以买入过程很慢。加上我看中的那些股,交易量都很低的,我偶尔有空儿 key-in 的买单,也一直都 match 不到。。。

至于主对主板公司的分析,也只是断断续续的在进行。

阅读全文。。。

Sunday 5 July 2009

Ya Horng Electronic (M) Bhd.

2008年7月,以 55 sen 的价格买入 Yahorng。

当时,它的 net working capital per share 为 RM 1.32,比我的买价高出一倍多!

这家公司还有蛮多优点的,如:

  • 零负债。
  • 丰厚的现金。(Cash per share about RM 0.65)
  • 低 PE (三年平均值约为 6)
  • 多年的良好派息记录。过去十年来,每年net DY 都大于 5% (以我的买入价 55 sen 计算).

与 advpkg 一样,我的买入价比它的每股现金还低。加上上述的各种原因,Margin of safety 可说是很高的。但是这股也有缺点。

  • 它的 inventories 和 receivables 蛮高的。但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
  • profit margin 非常低,约只有 2%。而且,过去十年来赚幅呈下降趋势。说不定是“夕阳工业”。
  • 股票成交量非常非常的低。

我想,很低、且不断下降的赚幅可能是它的股价这么低的原因(也许很多人认为它将会很快步入亏损)。但是,从它那强劲的 cashflow 来看,我觉得它的赚幅低可能是其它原因造成的,营运上应该不会面对问题。

.

x x x

资料:

Ya Horng Electronic (M)Bhd 的网站: http://www.i-yahorng.com

它的主要产品之一是 turntable(用于播放唱片)。不但是非常冷门的行业,而且(我个人认为)属于夕阳工业。

另外,可以参考台湾的“亞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网址: http://www.yahorng.com

架构上,两家公司并不是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但拥有一样的大股东。(另外,在中国大陆的东莞,也有一家“亚弘(东莞)电器有限公司”,是台湾亚弘的之公司。) 可是,从运作上来看,台湾亚弘像母公司,掌管产品的销售、负责承接 OEM 订单。大马YaHorng (以及中国的亚弘)则是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并把产品卖给台湾亚弘,之后再转售世界各地。

摘自台湾亚弘年报:

阅读全文。。。

Tafi Industries Bhd.

我的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的第二个成员。与 advpkg 几乎同时买入。

我的买入价为 39sen,相当于它 net working capital 的 93%。相比于 graham 建议的 67%,我买入 Tafi 的价格具有较低的 safety margin。但是,它拥有其它吸引人的条件:

  • 零负债。
  • 稳定的高股息。(三年平均 net DY = 7%)
  • 很低的 PE (三年平均 PE = 5.4)

根据过去三年的年报,它的盈利显示出一个增长的趋势。我认为这是它比 Advpkg 好的地方。加上它的高股息和低PE等原因,虽然它的价格并非很吸引,我还是把它买下了。

P/S: 在后来,当我发现,原来要找到股价低于 net working capital 67% 的股票并不是太难时,我对价格的要求就与 Graham 相当了。可以说,如果我是迟一些才发现 Tafi,它可能就不会入选在我的组合里了。

顺便一提。。。其实,当时我同时发现了两家公司值得买入,一家是 Tafi,另一家是 Eurospan。由于两家都是家私股,基于分散投资的原则,我决定两家只能选一家。因为 Tafi 的价格先跌到我的要求,就先买下它了。后来,Eurospan 也曾跌到很吸引的价格。但既然买了 Tafi,我就不买 eurosp了。

阅读全文。。。

Advance Packaging Technology Bhd.

2008 年 3 月份,我买入 Advpkg。这是被我选入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中的第一支股。

当时,它的 Net working capital per share 为 81 sen。 我的买入价为 55 sen,相等于 Net working capital 的 68%,一个相当不错的交易。

除了 Net working capital 符合条件,它还具有许多优点,包括:

  • 零负债.
  • 过去十年有稳定的营业额、盈利。
  • 稳定的派息记录。(平均 net DY 约为 5%)
  • 拥有丰厚的现金。(每股现金= 63 sen)

我尤其喜欢最后一项(现金)。对于这家零负债的公司来说,以 55sen 买入几乎是稳赚不赔的。

阅读全文。。。

Friday 3 July 2009

我建立 Net Working Capital 投资组合的过程。

我是在 2008年3月份左右才决定为自己建立一个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的。为什么会突然想建立这个组合呢?说来话长。。。。

只要是熟悉 Graham 的人,应该都会知道 Net-working-Capital 选股法。但为什么很少人用他呢?因为,很多人都有一个观念。认为这个方法只在 Graham 的年代能够用(因为资讯不够发达),在今天这个电脑时代,是几乎不可能找到股价低于 Net-working-Capital 的股票的。

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很多研究显示 Net-working-Capital 选股法能够提供很好的回酬。因此,只要有哪一支股票的股价跌到这么低,很快就会吸引人们购买,因而股价很快回升。因此,低于 Net-working-Capital 的情况应该只会出现很短的时间。简单来说,大家都认为,现在这资讯发达的年代,市场是比较有效的,严重被低估的股票是很难找到的。

以前,我也是基于类似的逻辑,认为不大可能找到股价低于 Net-working-Capital 三分之二的股(那种半死不活的公司除外)。所以,一直没有把这种投资法放在心上。

后来开始对它产生兴趣,灵感来自于 walter schloss。

x x x

话说 2008年2月。。。我尝试把 buffet 的一篇文章: 《The Superinvestor of Graham-Doddsville》 翻译成中文(对该文有兴趣者,可点击这里阅读)。文章里面有提到好几个 graham 价值投资的追随者,其中的一个叫 walter schloss。

本来我对他没什么特别留意。我的文章在 Cari 发表后,一位网友(chengyk)却跑去 google 了一些有关 walter schloss 的资料来与大家分享。这引起了我对 Walter 的兴趣,也找了一些他的资料来看,才发现他是多么坚持,年复一年的使用着 net-working-capital 的投资法,并在50年的投资生涯中取得了平均 20% 的年回酬率。

虽然,在 Walter 的投资生涯较后的一些时段,由于越来越难难找到股价低于 net-working-capital 的投资,他也尝试买入一些股价小于 NTA 的股票。他的成功,让我觉悟道,也许 net-working-capital 还没过时,真的还行得通。

于是,我决定自己建立一个 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

x x x

2008年3月。。。我打算用 RM 10K 左右来建立一个net-working-capital 投资组合。为了达到分散投资的目的,希望能够找到 10 家符合标准的公司,每家投资 1K 左右。

至于选股的标准,原本Graham 的建议是,股价必须低于 net-working-capital 的三分之二,才适合买入。但是,由于刚开始时,我对于能否找到这么低廉的股票不大有信心。所以我为自己设立一个比较松的标准: 只要股价低于net- working-capital,就可以入选了。

但是,在 net-working-capital 这个标准下放松了一点,就必须有其它限制来减低风险、增加回酬。因此,我又列出了几个条件:

  • 零负债或很低的负债。
  • PE 必须低于 10。
  • 良好的派息记录。
  • 过去几年不曾亏损。
  • 买入价必须比过去两年的价格高点(peak price) 低25%以上。

可是,后来真正选股的时候,这几个附加条件似乎都没有被很严格执行。

阅读全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